上海77岁阿婆照顾植物人丈夫20年:每3小时护理一遍,等他醒来
“老柴卧床已经有二十年了,等他醒来每天都干干净净,上海岁一个褥疮也没长过。婆照随州市某某科技业务部他爱人朱堂妹把他照顾得真好。顾植”在上海松江区石湖荡镇新姚村,物人每一个来到朱堂妹和老柴家里的护理人都这么说。“老柴是等他醒来好人,我们是上海岁一家人,所以我会一直照顾他,婆照等他醒来。顾植”77岁的物人朱堂妹阿婆如是说。
长期照顾卧床病人是护理一项艰辛的重任。但自从丈夫出事成为植物人后,等他醒来朱堂妹已经坚持了二十年。上海岁随着她的婆照故事在石湖荡镇和整个松江传开,她被授予2023年度“感动松江”道德模范孝老爱亲奖。在朱堂妹的子女看来,二十年来,母亲勇敢地撑起了这个家,也给晚辈树立了榜样。
每天与丈夫说说话,相信他会醒来
到过朱堂妹家里的人都知道,朱堂妹的床上总是放着好几条干净的床单。
这些床单,随州市某某科技业务部都是备着给她爱人老柴替换用的,以便每时每刻保持老柴床褥的干净。
房间里的空气是流通的,老柴是衣着整齐的。朱堂妹护理老柴有一套固定的护理流程,每隔3小时开始一遍:翻身、按摩、吸痰。
![]()
朱堂妹给老伴注射流食
每天早晨,老柴都能“吃”上朱堂妹准备好的早餐流食。流食不耐饥,朱堂妹每隔三小时喂他一次,一天共喂5次。老柴的衣物及床品每日必换一次,以便保持清洁干燥。家里的陈设一直很简单,但老柴的床榻总是布置得洁净温馨。
每天,在重复照顾流程时,朱堂妹都会与老柴说说话,唠唠日常。“昨天我去给你买牛奶,这礼拜的牛奶都买好了。”“今天去了趟菜场,菜很新鲜,周末孩子们回来,家里要烧点好吃的。”
朱堂妹相信,日积月累,老柴能感觉得到这种交流。她也看到了老柴的“反馈”——发出轻哼,可能是代表“知道了”或者呼唤。“流眼泪”也许是因为感伤和激动。双休日儿女在家,老柴的情绪似乎更好一些,任由儿女为他剃胡子、理发、擦身体,收拾得清清爽爽。平时,朱堂妹有事顾不过来,只要一个电话,子女也会马上赶回。“他们还是挺孝顺的,会一起照顾他们的爸爸。”朱堂妹说。
当年飞来横祸,全家承诺“决不放弃”
在新姚村,左邻右舍都说,从朱堂妹和老柴的故事里,他们读到了深厚的亲情和真正的爱。
现在的年轻人结婚时,总会许下誓言:“无论疾病还是健康,贫穷还是富有,未来的日子里都会相濡以沫,携手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。”朱堂妹是个普通农村妇女,老柴出事前在一家单位做门卫,夫妻俩不曾有过华丽的誓言,但爱让他们兑现了婚姻的承诺。
老柴成为植物人,是在2004年春节。而在除夕前,朱堂妹先出了事。家里人回忆,那天,时年57岁的朱堂妹在女儿家吃好晚饭,来到门卫室陪伴正在值班的老柴。半夜,朱堂妹先感到不适,被送往医院,60岁的老柴还留在门卫室值班。
![]()
朱堂妹照顾躺在床上的老伴20年
之后,子女忙着在医院照顾朱堂妹,“当时医生还无法明确,出事的原因是沼气中毒”,便也没有多想。等到大年初三,家人发现联系不上老柴,赶去门卫室寻找,才发现他口吐白沫,已经晕倒许久。被送到医院,医生确诊老柴也是沼气中毒,原来门卫室隔壁浴室地下有沼气泄漏。遗憾的是,多日来吸入的毒气影响至深,医生宣布老柴已成植物人。家里人哭成一团,但也一致决定:决不放弃治疗和照料!
他住院,她每天奔波;他回家,她全程陪护
在松江区中心医院,老柴接受了3个月治疗,之后转往长海医院,进一步治疗了6个月,等情况稳定后又转回松江区中心医院住了两个月。植物人的治疗需时漫长,之后,老柴又在松江一家部队医院前前后后住了五六年。
从新姚村到医院,路途遥远。为了方便照顾老柴,朱堂妹搬到了相对近一点的儿子家住。每天早上,她5点出门,和护工一起照顾老柴,直到晚上10点才离开医院。病友们看在眼里,都说,她比上班族更辛苦。
![]()
朱堂妹照顾老伴的日常生活
朱堂妹自己毕竟也是一位老人,每日奔波对她来说十分辛苦。有一天,她在回家的路上滑倒受伤了。为了母亲的安全,2011年的一天,子女决定安排父亲出院,让父亲在家休养。
决定把老柴接回家后,时年63岁的朱堂妹开始学习如何照顾老柴的日常生活。在医院里,朱堂妹抓紧向护士及护工学习如何换衣服、换床单、拍背、吸痰、喂食。卧床病人的照护有很多注意事项,而只有小学文化的朱堂妹回到家里就一点点摸索,不懂了就打电话请教医生和护工,也让子女帮忙在网上搜索照顾植物人的要诀。每一件事都不容易,比如进食。她将蔬菜捣碎,与婴儿米粉混合,搅匀后用凉水冷却到30摄氏度左右,将精心配置的食物吸入注射器,再用鼻饲管注入老柴的胃里。她一边操作,一边和身旁的人解说:“千万不能太烫,胃会受不了的。”
爱是二十年如一日,不离不弃
日复一日地实践中,大家发现,朱堂妹已能完全胜任老柴的日常照护。比较吃力的活是给老柴翻身,每到这时,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帮忙,上了年纪的她需要使出十二分的力气。更艰难的是,每三个月,老柴需要更换一次食管,要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。一开始是由社区医院的医生上门更换,后来朱堂妹的孙女成了护士,就给爷爷换食管。
看到朱堂妹二十年如一日守护丈夫老柴,亲朋好友感动之余,也深深钦佩她的刚强。大家都知道,老柴出事前是家里的主心骨。出事后,高额的治疗费、繁重的照护压力,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骤然陷入困境。刚出事的时候,治疗费用一天就要一万元,虽然单位负担了大部分,家里还是承担了很大的经济压力。危急时刻,是朱堂妹毅然决然扛起了陪丈夫四处求医和日复一日照料的重任。她总说:“没办法呀,他是我的爱人,是我的亲人,哪怕花光所有积蓄也要救他的!”
从青丝到白头,朱堂妹的决心没有动摇过。她曾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案例:一名植物人被家人照顾得很好,90多岁时终于醒过来了。这也给了她信心。2021年的一天,老柴终于奇迹般睁开眼睛,当时他已经77岁了。夫妻对视的那一刻,朱堂妹觉得,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随着老柴身体的逐渐好转,她和他说话时,他也能张张嘴回应。如今,面对80岁的老柴,她仍旧相信他会好起来的。她对前来看望的亲朋好友说:“老柴是个好人,对我很好。他这辈子没怎么享福,我一定要照顾好他,让他安度晚年。”
(原标题为《用日复一日的陪伴与相守诠释人间真情!77岁阿婆照顾植物人丈夫20年丨百姓故事》)
责任编辑:胡淑丽_MN7479(责任编辑:探索)
-
浦东、虹桥两大机场遍布“中国红”,五星红旗、中国灯笼遍布进场高架、问询值机柜台、安检通道各区域,节日主题打卡点和景观点位吸引旅客驻足打卡。文汇报记者从上海机场集团获悉,今年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—8日
...[详细]
-
5月16日至19日,奥运会资格系列赛·上海在黄浦滨江举行,来自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64位运动员齐聚一堂,参与自由式小轮车、霹雳舞、滑板和攀岩四个项目的角逐,争夺150余个奥运参赛席位。这四个项目
...[详细]
-
在上届东京奥运会拿下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比赛银牌后,22岁的自由式小轮车汉娜·罗伯茨如今的新目标,是在本届巴黎奥运会拿下该项目的金牌。除了一枚奥运银牌,这位美国名将还获得过五次世锦赛冠军、一次泛美运
...[详细]
-
入学6年,gap3年后,名利双收的娜娜不过也才23岁。作者:祝无双。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,请记得要把我们“设为星标”哦!点击卡片,预约精彩直播一、从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开始,欧阳娜娜从自带天才少女光环的国
...[详细]
-
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)10月16日,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发布了2025年第八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,共涉及9宗地,土地面积约44公顷,建筑规模约103万平方米,上述用地拟于近期供应。新京报记
...[详细]
-
专家:中青年身体不适不要硬“扛”2024-05-15 17:09:44 来源:中国新闻网 作者:唐炜妮
...[详细]
-
小学生作文《爷爷》走红,一共只有26个字,却让老师感动到流泪
小学生写的作文,往往语言平实,表达也比较简单,有时候还会出现基本的语言错误,这和语文基础薄弱有很大的关系。虽然小学生掌握的词语和语法不多,但小学生的思维一般比较活泼,虽然有的时候写出来的作文不着边际,
...[详细]
-
周末补觉到底有用吗?研究发现:可降低抑郁风险,但别超这个时间
现在不少人工作日睡眠不够,周末会选择睡个懒觉,甚至有人能睡大半天。那么,补觉和不补觉的人有什么差别?健康时报图缺觉的人周末补觉,大大降低抑郁风险!2024年,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的研究人员在《睡
...[详细]
-
看似个性时尚的手机壳,实际上却可能含有“毒”物质,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我们的健康?如何挑选到安全放心的手机壳?听听专家怎么说。
...[详细]
-
在夕阳的余晖洒满天际的时刻,吴女士踏着疲惫的步伐回到了家中。繁忙的工作使她心力交瘁,然而,家的港湾并未能即刻带给她所期望的片刻宁静。推开家门的那一刻,她的视线落在了书房里,只见女儿正坐在书桌前,小小的
...[详细]

榴莲价格接近“腰斩”引热议 网友直呼实现“榴莲自由”
我国规模最大LNG运输船建造项目首制船交付(记录中国)
奶豆添营养,少油更健康
销量持续回暖,谁说燃油车不行了?